新华社武汉11月10日电(记者熊琦)《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全球迁飞区水鸟栖息地保护论坛9日在武汉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迁飞区现状、典型水鸟保护案例、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等主题开展研讨,分享交流国际候鸟保护经验。论坛宣布成立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并发布《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倡议》。
据了解,鸟类迁徙是候鸟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期往返的习性。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飞通道,途经中国的有4条,从东至西分别是西太平洋候鸟迁飞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中亚候鸟迁飞通道和西亚-东非候鸟迁飞通道。其中,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每年就约有210种5000万只水鸟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说,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1445种,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800多种,中国地处西太平洋、东亚、澳大利西亚、西非、东非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处,每年的迁徙期都有大量的候鸟途径我国,仅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数目线上就超过5000万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二级巡视员杨锋伟介绍,为了更好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中国认定了29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建设了2200余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几乎涵盖了候鸟迁飞通道上所有的关键节点。
得益于中国对湿地和候鸟的大力保护,很多珍稀濒危种群数量得到增加。朱鹮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只;黑颈鹤从20世纪90年代的5000只增加到现在的1.5万多只;东方白鹳从20世纪90年代的3000只增加到现在的近1万只;黑脸琵鹭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只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只。
责任编辑:建兴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