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青瓷窑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宋代青瓷烧造遗址之一。该窑初建于晚唐,兴盛于宋,延续至元。是宋代西京(洛阳)河南府的府办贡瓷窑场。它西连耀州,东融汝州、禹州,其青瓷烧造技术之高超,人文地理之优越,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是河洛文化史册里的重要篇章。
一、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和范围
《宜阳县志》清乾隆二十五年本·卷五载:“德应侯庙在县西二里,宋熙宁感德军守臣以水旱祷应状闻,诏封侯爵享祀,崇宁六年重修,今废无考,一在半壁山之巅”。德应侯是宋代北方陶瓷业工匠供奉的窑神,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宜阳建德应侯庙,这说明在熙宁之前二里庙一带陶瓷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宜阳县志》记载的另一个德应候庙在半壁山。半壁山位于二里庙东南七公里处,山阴之水归藻水流域。山顶迄今尚有火神庙。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鸿钧老祖、圣母娘娘等。
宜阳县城位于洛河南岸,锦屏山北麓。城西的西小河,由锦屏山南群山峻岭里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向北注入洛河。西出县城凝瑞门不足百步就是西小河(山口以南称藻水,以北称西小河)。朔藻水而上,约一公里的右边台地上,就是二里庙宋代青瓷窑遗址。遗址周边岗峦起伏,沟壑蔓延,田崖交错,溪流潺潺。这一带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取之不尽的矸子土和长石,有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是烧制陶瓷的天然场所。
二里庙窑址群有德应侯庙,西小河西岸约百米的地方有与其相似的火神庙,“三线建设”时,将其移至南面钟山的半腰上,就是现在的老君庙。宜阳县城西部古时是一片大水坑,犹如西小河的一个泻湖,水可以从山口引入湖内,西北角与洛河贯通。古时建陶窑一般都要依沟依水依坑。大水坑东南北三面都是窑场,废弃物倾入坑畔。产品从这里装运,直下西京洛阳。
从发现的瓷窑遗迹来看,二里庙瓷窑群包括马庄、三里庙、二里庙、缸窑、南天门、李沟矿区、刘家门(门外)、大约在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西街窑址大约从原西街小学向西至凝瑞门,原县一中向南至锦屏山下大约一平方公里的范围。西街窑址发现晚于二里庙。1977年河南文物工作队在调查二里庙遗址时,推断县城西街“可能也是一处窑址”。1985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原西街小学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窑炉、作坊、窑具、瓷钵堆积、煤灰坑等遗迹,西街窑正式面世。198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在原县一中(两校南北毗邻)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其文化遗存与二里庙遗存基本相同。所以西街窑和二里庙窑应该属于同一窑址群。而半壁山有没有窑址群呢?通过实地调查,在半壁山正北偏东约一公里处的樊村乡水窑沟村水库大坝下游约500米的河沿台地上,发现有古代窑址的火烧红焦土,在台地下河边仅找到很小一片青瓷盏唇口标本,没发现其它窑址废弃物。由此大致推断水窑沟附近,如果存在瓷窑群,应该就在水库大坝上下游的河两岸。这里的烧窑条件与二里庙相同,其产品可顺河而下,经藻水汇集于县城。半壁山宋时由嵩州府所辖,其阳面之水归伊河流域,目前尚无发现有宋代窑场。
因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陶瓷专家赵青云在《河南陶瓷史》一书中,把二里庙窑和西街窑归结在一起,统称为“锦屏山窑”,俗称“宜阳窑”。
二、器型、胎质、釉色和烧制方法
从发掘的现场来看,宜阳窑的窑炉式样主要是馒头形或葫芦形。窑炉一字排列,窑顶处设有烟囱,窑与窑之间有火道相通。从堆积的匣钵和瓷片标本来看,采用垫砂或垫片支珠匣钵叠烧方法。胎骨以灰色和土白为主;器型主要有碗、盘、碟、壶、瓶、尊、枕、砚台、笔洗、盖器、行炉等;釉色以青色为基调,主要有卵青,豆青,葱青,翠青,天青,梅子青、虾青,月白等,入窑一色,出窑是一片深浅不同的大青世界。
宜阳青瓷窑以碗、盘、盏为主烧产品。口沿分直口、唇口、平口、敞口、花口等,以唇口为多;器足分卧足、平足和圈足,以圈足为主。圈足分浅圈足和高圈足,以浅圈足为主要特征。浅圈足随器型的扩大而逐渐加大加厚加深,小盏有仅2毫米深、不足3毫米宽、内径长近15毫米的圈足;大碗盘有深10毫米、宽10毫米、内径长80--90毫米之多的大圈足。高圈足较少,主要是一些特殊器型,如花口碗、盘、尊、行炉等。圈足内一般满釉,足底平削露胎;亦有足圈内部分露胎的;更有泥鳅背满釉的圈足,当然是些精美器型,如内外刻划纹饰的碗盏,包括其它花口圆器等;也发现有满釉撇足器物,主要是斗笠型掐腰钵等,但无支钉痕迹。这是与汝官窑的基本区别。
宜阳窑青瓷釉面一般滑润如绸缎,多无裂隙或少有牛毛纹,到了北宋晚期,芝麻片纹多起来,大都呈现于圆器之上。釉好的器物标本漆明发亮,如刚出窑状;一般的标本光色内敛、含蕴悠长;个别刻剔标本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器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同一形制的器物系列化,有大中小之分。
制瓷工艺流程有多少工序,今无考究。但流程主要节点应该是选料(包括胎料、釉料)、晒料、沉淀、练泥、堆腐、轮制成型、修胚、装饰、蘸釉、晾干、入钵、装窑、烧窑、出窑分检等。
三、装饰艺术
(一)纹饰繁杂,技法多变
宜阳窑青瓷善于装饰,碗、盘、盏类除光素无纹者外,纹饰主要以花卉纹、水波纹、鱼藻纹、百折纹、圈纹等为主。器物外饰以百折纹、折枝纹、莲瓣纹、柳叶纹、圈纹为主。内饰花卉纹可分为缠枝、折枝、交枝花卉,团菊纹,莲瓣纹、牡丹纹等。制作以印、刻、剔、划为基本手法,印花为主,刻花、剔花、划花次之,部分刻划兼做和划剔兼施者较为少见。其刻划工序一般是先用竹刀刻出花叶轮廓线,再用篦状工具刻划出花筋叶脉。碗内心多满刻菊瓣纹,外部多为百折纹。印花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菊花、牡丹及其它缠枝花卉。除此之外尚有海水波浪纹和游鱼水藻纹。海水波浪纹以放射状的波纹作为主题纹饰,再以篦点衬托,象征着汹涛逐浪;游鱼水藻纹则是在两三尾游鱼的旁边辅以水藻加以衬托,游鱼生动活泼,水藻平静自然,犹如一幅鱼戏水藻间的美丽画面,令人憧憬。
1978年马庄村瓷窑遗址出土了一件青瓷碗印模,高5.5厘米,直径16.5厘米。白泥陶质,形扁,呈馒头形。凸部主纹为雕刻缠枝牡丹花,辅纹为水波和松叶纹。背面为圆形凹坑。口沿内卷,便于手拿操作。整个印模纹饰清晰,刻法流畅,工艺精湛。且与青瓷印花碗纹饰标本相符(现藏宜阳文管所)。是宜阳青瓷窑工艺的佐证。
归结起来,碗盏内纹饰构图主要分两类,一是缠枝、折枝、交枝花卉由底部直接向上生发,多饰于斗笠或近似斗笠形碗盏,属于一元结构;二是底圈内为团花,沿圈外部向上生发各式花卉,为二元结构,多为弧腰形碗盏;盘碟内饰除一元二元外,也有三元结构,发现的只有三层菊瓣纹一种。
(二)主要特点
1、姓氏文字多,形式多变。在印花碗内底圈的菊瓣纹中心,刻划姓氏文字的多,不仅有阴阳刻款,如杨、惠、雷、同、和、吉、刘、段、千等;还有在紧接菊瓣圈外的花叶间刻上五个相同姓氏的,如“吴”等。颇似宋元画家的暗款一般,耐人寻味。而碗内底所刻姓氏字款,对研究当时陶瓷业的性质颇有意义。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指出:“这(姓氏字款)是窑主的姓氏,与当时的市场竞争有关,具有品牌之意”。
2、盛行内分六等份的系列圆器。在大小不等的各种圆器,如碗盘盏碟及花口器物内,用白线条分作六等份,内壁线条垂直,不作其它装饰,使器物显得素雅简约。而在有纹饰的器物上也分出六等份,则显得单元整齐,界限分明,繁而不乱。这种器型中最特别的是线条向内折起,使碗变成和花口一致的花型碗。
3、器物盖饰多样化。作为一种盖器组成部分的器盖,装饰纹饰十分丰富。盖面多刻百折纹,形成以盖纽为中心向四周的放射线;或以盖纽为主茎,向四周刻出折枝花卉;还有仅饰一二圈纹的,很简洁。盖纽有蘑菇状的、有拍子型的、特殊的还刻塑兽头,十分形象逼真。
4、重视外饰。印花碗外饰主要以素面为主,有外饰的以百折纹为多,折枝纹次之;在众多的文房器物中,如砚台、笔洗、笔舔、水盂、水滴等都十分雅致。以砚台为例,从收集到的标本来看,砚台大小从直径10—20厘米之间就有五六种之多,外部纹饰主要有悬莲瓣纹、粗圈纹、折枝纹等,每类纹饰都随着器物大小多有变化。
在一件罐壶类的标本上,肩部发现有网状镂空纹饰。这种装饰技法极为少见。在众多标本里还发现了一块工匠在碗内底的戏作装饰,可以明显看出是把碎石硝排列成图案的。可惜标本太小,无法体现出全貌,这种装饰技法应该是宜阳青瓷一绝。2005年前后,在二里庙村收集到一件白泥质陶制外模,内径8厘米,深4厘米,弧形凹底。底心是四个相套圈纹,圈外饰莲瓣纹,壁上是三段折枝花草,用草叶相隔。由器型推断应是瓜形盖盒的上盖印模(本馆藏),属于二层结构。
5、款识样式比较多。除了姓氏款识外,碗内底还发现一枚完整模印轿型阳款和一个长方形阳款,有个罐壶标本是在器身上划双圈方型款的。为什么“宣德款识满器身”?只因宋代瓷器已为后朝纷杂的款识开了先河。
6、典型器物多见。处于二里庙遗址中心的缸窑自然村,有位老人说,当年修梯田时,挖出来一个青釉刻花倒流壶,送给了当时宜洛煤矿的一个领导。笔者见到这位矿领导时他已年近八旬,他说确有此事。因为自己爱好钱币收藏,那个倒流壶和陕西一个藏家换了一枚金错刀,就是王莽的“一刀平五千”。此壶从此不知所终。宜阳陶瓷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个罐口带鋬的标本和一个圆肚直口尊标本,均是刻剔精美,釉色一流的器物遗存。
宜阳窑青瓷纹饰繁缛,工艺精美,技术娴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同时期的其它产品
宜阳宋瓷窑以烧青瓷为主,也兼烧白瓷、白地黑花瓷、黑瓷、黄瓷、三彩等。
(一)仿定茶盏
1996年莲庄乡养马村宋墓出土一件斗笠形紫釉碗,高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3.7厘米。唇口,香灰胎,施白色护胎衣,通体酱紫色釉,莹润匀称,是宜阳窑烧制的仿定紫金釉盏珍品。而宜阳窑制作的黑瓷中斗笠形盏也十分精道,确实能与黒定盏媲美,其区别仅在于底足。定窑盏是底足平削,宜阳窑黑盏则是两刀侧削近似于弧形足。其窑变出的兔毫纹、银釉点片十分美观。
(二)白地黑花器物
1970年董王庄乡出土了一件梅瓶,高44厘米,口径3.2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5厘米。重唇小口,短径丰肩,上腹微鼓,下腹渐收至平底。香灰胎质,通体白色胎衣上施透明釉。釉下黑彩绘三组纹饰:上为缠枝纹;主题纹饰是开光鸳鸯戏莲纹,辅以折枝牡丹纹;下面绘莲瓣圈纹。此瓶造型端庄,纹饰秀丽,是宜阳窑仿磁州窑瓷器精品。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文物(现藏洛阳市博物馆)。
(三)宜阳窑宋三彩器物也很有特点,1978年马庄村出土了一件三彩荷花枕,高7.5厘米,长28.5厘米,宽12.7厘米。枕面下凹,上宽下窄,前低后高中空。施釉绿色为底,边缘饰一周白色宽带纹,中部以红、白、黄、绿四色绘制荷花,荷花四周饰红色云纹图案。造型美观,色彩艳丽(现藏宜阳文管所)。还有建筑用的琉璃瓦,其烧造遗址就在三里庙村头西南沟口。琉璃瓦用于宫廷和庙堂之上,这亦是河南府办窑场之佐证。三彩器物标本在西街窑亦有发现,且器物造型档次较高。
五、西京贡瓷
洛阳与宜阳依洛河一脉相承。洛阳唐时为神都,则天武侯在宜阳留下了“显仁宫”、“兴泰宫”等行宫遗迹。据载宜阳县城南屏之山原名“非山”,武则天驾幸宜阳,赐名非山为“锦屏”,并亲书“锦屏奇观”四字,后人携石嵌于山麓,因雷电击毁,仅存一“奇”字。1940年宜阳香山书社将其移于附近的香山庙,并题跋以记,俗称“奇字碑”(现藏宜阳文管所)。当时作为拱卫东京神都洛阳的寿安县,自然是朝廷官宦游乐之地。北宋时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园林建设、造酒业、手工业繁荣发达,是丝绸之路的陆路起点。这是宜阳陶瓷业发展的社会人文和经济基础。唐宋时期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在宜阳的山水美景之间更是纷至沓来,书诗横流,如李白、白居易、李贺、司马光、邵雍、范镇、张耒等,都在宜阳留有诗墨。邵雍之子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卷十一载,司马光在洛阳时,“多游寿安山,买瓷窑畔为休息之地”。寿安山在寿安县,即今宜阳县。也就是说,司马光为了游玩方便,就在藻水东岔的叠石溪畔买地筑屋,作为休闲隐居之所。叠石溪距离二里庙瓷窑中心只有里许。这里的窑场还是吸人眼球的。有范镇诗为证:“...樵柯成市井,陶穴乃生涯。舂石声相应,沉泥处和洼。累墙瓷隐辚,开径石嵯牙。柴积高于阜,钧槃疾甚车...”,司马光在和其诗中说“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去县只数里,居民逾百家......泥钧罗此屋,涧石载连车......”他们二人虽然赞扬的是这里陶户人家纯朴和谐的民风,但也客观地印证了当时二里庙陶瓷生产的繁闹场景。由此可见,二里庙瓷窑群在北宋洛阳近卫是非常有名气的。
从西街窑址发掘的标本中,发现有个白瓷碗底印有“酒”字;一个黑瓷瓶的腹部刻有“京西转运判官、供奉酒xxx”铭款,均与“酒”有关(此器物现存于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可能前者专门用作饮酒器具,后者则用来盛放贡酒。从后者的铭款来看,宜阳窑应是宋代地方贡窑。《元丰九域志》载,北宋中期以前,每年进贡朝廷瓷器的州府有四个:河南府二百事(件),越、耀两州各五十事,邢州一十事。《宋史-地理志》载,北宋末年,进贡瓷器的州府有三个:河南府、信德府(邢州)和耀州。越、耀、邢三州贡瓷数量少,均为民窑烧制;而西京河南府一直数量最大,应该有河南府办贡窑。寿安、新安、登封是北宋中期以前西京洛阳河南府的三大窑口,只有寿安是府办窑场。当时管理贡窑的是西京留守司衙门里的洛阳监。1978年在洛阳近郊安乐乡曙光村东南,发现一处北宋窖藏瓷器,有白瓷、青瓷、影青瓷三类共45件。其中青瓷器物具有宜阳青瓷的明显特征。窖藏位置属于永泰坊,是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家族的宅园遗址区。这也佐证了北宋中早期宜阳窑就是西京洛阳河南府办的贡窑。
六、窑技传承
陶瓷业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是循序渐进的,从烧造陶器到瓷器是有历史继承性的。宜阳陶瓷业的生发,是有渊源可寻的。在洛河宜阳段的两岸密布着历史文化遗址,从东到西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有黄龙庙、疙瘩、韶窑、段村、水兑、柳泉、闫家桥、礼渠、红旗河东、上沟、韩城、窑湾、四岭、福昌、仁厚、仁村、凹里、苏羊等。目前不仅在段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陶窑遗址,在韩城发现了战国陶窑遗址,在甘棠发现了西汉陶窑遗址,而且在二里庙窑址的中心地带就有一座陶窑遗址,位于二里庙、三里庙、缸窑三个自然村之间,在其周边捡到的灰陶质鼎、豆、合等器物标本,通过比对,该陶窑应该不晚于汉代。县域内也陆续面世了一些汉唐制器。1983年在韩城镇西关出土了一件西汉陶瓷镇纸,说明那时宜阳陶瓷业已经起步;1986年白杨镇东庄村出土一件三彩蛙型枕。高14.5厘米,体长32厘米,宽21厘米,为青蛙蹲伏状。通体施黄绿色釉,成自然交织纹理。造型美观,栩栩如生(现藏洛阳市博物馆),具有盛唐唐三彩的艺术特征。1978年在韩城福昌村出土五代后梁时期的陶制瓦印板,板长25.5厘米,厚2厘米,近似正方形。正面用“减地”手法,刻武士牵马图。武士穿甲戴盔,马鞍曫俱全;背面刻字“贞明四年七月二十四日耿家新雕制瓦印板一盒共家用之记”。泥质灰陶。这是一件特殊的陶器制品,说明五代时期宜阳陶瓷业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现藏洛阳市博物馆)。所以到了北宋,陶瓷成为贡品,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宋南迁后,宜阳窑工北走南撤,但瓷艺一直承继民间。1965年宜阳文化局收集到天青釉蒜头瓶一对。高31厘米,腹径16厘米,底径10厘米,通体满釉,密布芝麻片纹,蒜头直口细径,下腹渐鼓反棱形。造型端庄古朴,釉色凝腻,工艺精美,是标准的元代遗物。清代宜阳窑仍然很有名气。清时《景德镇陶录》卷七《古窑考》说,“宜阳窑,明陶。即河南宜阳县,今尚烧造”。解放前后,二里庙村周边一直是宜阳地方民用瓷的烧造中心。改革开放后,县办陶瓷厂迁移出古老的陶瓷遗址,在县城西北角的洛河河畔落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宜阳陶瓷厂烧造出“耐热炻瓷”,在国际国内名闻遐迩。随后陶瓷总厂搬迁到县城东南的洛宜铁路附近,迄今宜阳历史悠久的陶瓷业延续至“红星陶瓷”。目前,“红星小镇”的旅游开发已风生水起。
七、历史地位
宜阳宋代瓷窑与临汝窑、禹州窑、登封窑、新安城关窑以及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是同时期的北方著名青瓷窑口。
二里庙青瓷窑遗址文化层厚达4米左右,主要为宋代文化遗存。其下部有少量的唐代文化遗存,如月亮式底足的黑釉盏、白瓷碗、茶叶末釉梅瓶、酱釉鸡腿瓶等。从出土标本的顺序来看,有宋代早期的青釉盘和瓶;其大量的青瓷标本都具有宋代中期风格,如碗盏罐壶及文房等;也出土了属于宋代晚期风格的圈足无釉盘盏。从1964年发现宜阳窑窑址,经过河南省文物工作队1973年和77年两次调查,到1985年及1986年两次的抢救性发掘,基本确定了宜阳窑的位置和生产规模,初步摸清了该窑产品的特征及与其它窑口产品的差异。1986年河南省政府批准二里庙窑址为省保单位。
宜阳窑在制瓷工艺方面,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以前所有的青瓷,它发挥了隋唐釉下刻、划、堆、雕的工艺传统,又接受南方越窑的釉色,借鉴了定窑的印花技术和磁州窑的画花技法,同时还受到陕西耀州窑的影响,采纳了垫砂和垫片托珠的匣钵叠烧方法,集众家之长,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印剔花青瓷的独特风格,成为河洛流域的主要窑口之一。 宜阳窑存世品应该不少,但标明“宜阳窑”的的确不多。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贡窑,合格品限制百姓使用,故民间不见流传;二是一旦面世,流入商家,便被冠以“耀州”、“汝瓷”“磁州”之名,从此与“宜阳窑”绝缘;三是宣传及开发滞后,“墙里开花”墙外也不香,被隐姓埋名、移花接木了。我们应该为“宜阳窑”正名,为“洛阳贡瓷”鼓与呼!
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宜阳窑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河洛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发掘和创新。我们应从继承中华文化遗产的高度出发,用历史文化底蕴充实现代文明的内涵,拓展中原旅游文化新天地,为弘扬河洛文化而奋力举起洛阳贡瓷这一奇葩。
(撰稿:宜阳陶瓷艺术博物馆 黄万宏 王战龙)
参考资料:
(1)《中国陶瓷史》、《河南陶瓷史》、《宜阳文物志》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宜阳窑调查报告》
(3)衡云花:《河南耀州窑青瓷窑址概论》
(4)洛阳网河洛广记:《北宋贡瓷出寿安》
《西京贡瓷天下闻》
责任编辑:建兴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