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抓城建提品质,福建泉州聚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发布时间:2023-11-30 16:46:4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元波报道)11月30日上午,福建泉州市住建领域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泉州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铭,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惠萍,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海鸿出席发布会介绍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1到10月份,全市完成城建投资首次突破1000亿,达到了1048亿元;统管区完成城建投资327亿元,为历年同期最高;今年全市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预计达到367亿元,较去年增长45.3%,城市功能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泉州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铭用一组数据介绍了泉州建设的总体情况,围绕“宜居宜业、生态人文、聚城畅通、安全韧性、智慧管理、村镇建设、样板特色”等7个方面,统筹谋划推进城市建设项目,泉州主要从四个方向推进工作:

一是联动新城古城,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泉州抢抓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的政策机遇,按照“规划一张图、供地一个口、资金一个池、建设一盘棋”的理念,推动中心市区实施统管统筹。围绕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目标,始终坚持“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理念,守好质量安全和民生保障两个底线,关注解决现实需求、坚持原真保护、创新资金运作三个重点,系统推进古城综合整治提升,开展街巷环境整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配套设施完善、非古城功能疏解和业态更新等工作,让古城更有“烟火气”。

突出环湾向湾发展,集聚资源,联动推进鲤城江南、丰泽北峰、洛江阳江、台商海江、晋江晋东等片区组团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安置房、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设施等项目建设,全面拉开“两江一湾”新城建设态势。突出东海城东片区的核心位置,以繁荣发展中央商务区、打造中央活力区为重点谋划实施项目。

二是聚焦区域协调,做实做优县(市)城区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围绕加快城市组团“破散促聚”,构建环湾区域“高快一体”体系,加快构建环湾快速路网,通过串联沿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实现环湾30分钟通勤,全面加快中环城路建设。中环城快速路作为“聚城畅通”市政道路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已纳入明年建设计划。下一步,泉州市将以中环城路为中心,继续谋划向东构建联通台商区、洛江区的东环城快速路,向南构建联通晋江、石狮的南环城快速路,打通具备泉州特色的“环环相扣”城市快速路网,支撑中心市区“东拓西连”城市空间格局。

打造特色精品样板。各县聚焦比较优势,实施县域特色样板项目,把优势做强、把环境做优、把配套做实。

优化生态人居环境。做好“山水”文章,打造了中心市区、晋江、洛阳江、百崎湖等生态连绵带示范项目,形成以“一湾一环十廊”为骨架,显山露水、蓝绿交织、疏密有度、山海城共融的城市空间格局。

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因城施策,精准调控,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主动谋划扩面提量,推进老旧小区与棚户区、城中村同步改造,为群众居住安全保驾护航。

三是推进城乡融合,做精做美城镇农村

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城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精心打造27个集镇环境整治样板,逐步构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

全域推进历史文化保护。“点、线、面”统筹实施县域、镇、村历史文化保护,放大“海丝名城”效应。首先,摸清家底、修缮保护。其次,串点成线、重点推进。结合乡村旅游,打造“山线”“海线”2条连片保护线,倾斜实施4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改善提升项目。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带,打造以县域为单位的示范展示面。

四是强化统筹调度,提质提速项目建设

统筹指挥调度。泉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构建“一个总指挥部+六个重大片区指挥部”的指挥体系。建立“市级决策—市区联动—分级推进”的工作机制,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快节奏,统筹统管中心市区城市建设。

优化项目管理。建立城建项目“谋划策划—建设推进—移交管理—考核评价”全过程管理机制,从严从紧制定项目工期、实行挂图作战。依托指挥部,采取“指挥部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统筹协调,坚持一周一调度,常态化开展“轻骑兵”服务,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具体问题,形成了“动态晾晒+定期调度+滚动巡查”的模式,推动项目提质提速。

精细组织实施。实行“五比一看”,即比总体谋划、比征迁进度、比前期进展、比建设速度、比质量安全,看综合成效,制定项目考评方案、考评细则、晾晒方案,营造比学城市建设赶超氛围。

优化服务保障。开展“局长走流程”“局长走基层”活动,完善“一件事”集成套餐,对重点项目实行模拟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即拿证”。最大限度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推行桩基先行、单体工程单独验收等举措,并采取部门会商指导、帮办代办等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用。

房地产调控新政策方面

为回应群众呼声,满足群众购房需求,泉州市两次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一是放开限购。除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开发区部分紧缺房源区域实行限购,其他均已放开。

二是放宽限售。新购买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开发区公证摇号项目一手商品住房,限售年限从2年调整为1年。

三是贷款降本。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实行“认贷不认房”,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到3.7%、二套房贷款利率下调到4.4%。同时,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取消公积金贷款时间间隔。

四是支持改善性购房。推出买新卖旧、带押过户等政策,降低居民置换住房的成本。

在政策优化调整中,泉州市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高质量高品质住房开发建设的措施。

一是发展大户型改善性住房。优先安排部分区域环境、配套资源优质的地块用于建设大户型住房项目,满足改善类的住房需求。

二是推行商品住房全装修交付。进一步完善住宅全装修设计标准,减少资源消耗和二次装修污染,实现“拎包入住”。

三是鼓励商品房现房销售。推动房企提高楼盘项目品质,防范质量瑕疵、延期交付、烂尾等风险,保障购房者权益。

四是探索绿色生态住房。鼓励利用区位优势地块,建设智能绿色建筑、四代生态住宅等高品质项目,推动人居环境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方面

近年来,泉州市住建局紧紧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不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优化流程,利用数字化赋能,工程项目审批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具体采取了“三减一提升”做法:

一是减时限。按照“能减则减”的原则,将所有涉及工程审批的事项办理时限缩短到全省最优。

二是减环节。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充分向窗口人员授权,做到审批不出窗口。

三是减材料。对照省“五级十五同”要求,出台政策,去繁从简,凡是在平台中可调用的材料一律不再让业主重复提交。

四是提升“便利度”。利用全市“一体化审批平台”及数字化赋能,实行全程网办,业主在网上申报、主管部门在网上审批、办结出证,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一趟不用跑”,真实体验到“足不出户”的便利。

今年4月份,泉州市住建局抓住项目动工、验收耗时较长的问题,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推行“桩基先行”“单体工程单独验收”“模拟验收”等举措,促进项目早开工、快验收、早投产。

一是“桩基先行”,促早开工。在建筑设计方案批复及基础施工图审查合格的情况下,可先行办理桩基施工许可证;

二是“模拟验收”,促快验收。对照重点项目台账清单,对即将完工的重点项目,采取邀请专家及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实行“模拟验收”,提前“把脉”,将问题整改工作与工程收尾同步进行,实现工程竣工即验收,加快了验收投产的进程;

三是“单体验收”,促早投产。对含有多个单位工程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符合项目整体质量安全要求,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允许采用单独竣工验收方式,助力项目早日投产。

古城保护方面

泉州市住建局同市资源规划局、文旅局、文旅集团、水务集团、鲤城区政府等单位围绕“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保护理念,共同推进古城保护发展。

一是满足现实需求。聚焦解决供水、排污、防涝、强电供应、弱电整治等群众现实需求,实施“三水两电一气一智能”改造,尽量在少扰民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

二是坚持原真保护。坚持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在街巷修缮中使用了大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胭脂砖,邀请传统工匠参与修缮,采用“师带徒”模式,把闽南建筑、骑楼建筑等各种特色的建筑元素都保留下来。

三是推动活态利用。引导非古城功能向外迁移疏解,把腾退的空地改建为绿地、停车场、休闲空间等。目前,一些社会资本也参照政府“以修代租”方式,认领古城传统建筑,经营咖啡厅、文创商品店等新业态,为古城带来了流量,也增加了居民收入。

下阶段,泉州将在城市更新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认管认养历史建筑、华侨建筑,充分挖掘特色建筑文化、闽南文化和民俗文化,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秉持为民建城的初心,聚力开展“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全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实行中心市区统筹统管,不断提升环湾城市综合承载力、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建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