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再访岱海湖

发布时间:2023-06-08 11:05:30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赵建兴 伍松报道)去凉城县采访我已记不清有过几次,围绕岱海的话题也不知说过了多少遍,但每次来凉城总能触摸到心灵深处柔弱的地方被莫名地感动。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采访,最后一站定在了凉城岱海。

“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一定要保护好岱海!”一见到六五环境日主题采访团的媒体记者,凉城县政府副县长王俊勇就迫不及待地用他那不太标准的“凉城普通话”表达出凉城人民保护岱海的决心。

波光粼滟的岱海

有着“草原仙湖”之称的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内陆湖,自治区生态保护的核心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湖水盐度高,北魏时期取名盐池,清朝光绪初年正式称为岱海。岱海属于半干旱地区,受气候的影响显著,年降水量少,湖面蒸发量大,水量不断减少。根据专家预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作为北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治区三大湖泊将会彻底消失。

为了保护岱海的一泓碧水,先进的权威的节水、治水团队、技术几乎都汇聚在凉城,只要能节水能治水,都是凉城人民尊贵的客人。在凉城县从政府官员到科室成员,甚至许多普通百姓,他们并不是水利专家,但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水位、蒸发量、外源补给、COD等与水相关的专业词语却能频频出现。

为了保护岱海的生态,77公里长的隔离网沿岱海像忠诚站立的卫士,数十人的管护员日夜守护着这片自然保护区。今年70多只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大鸨再次现身岱海。有人说动物也是懂得感恩的,每年大批的天鹅、遗鸥、黑麻鸭、鸿雁都会在这里停留,迁徙季节这些可爱的精灵似乎兑现着凉城人民不变的约定。

为了节约岱海的每一滴水,凉城人民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做起,关闭了1001眼机井,岱海周边26万亩水浇地改种节水耐旱的旱作杂粮,岱海流域6.6万亩农田进行农业节水改造。就连凉城县唯一一家火电企业“京能电厂”也将水冷改为空冷。

采集水面蒸发实验站数据

2022年长江流域洞庭湖跌至历史低位,敲响了生态警钟。然而在岱海湖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无外源(降雨或外部来水)水量补给,凉城人民即便不取用岱海一滴水,仅自然蒸发岱海终将逃不出消失的命运。2018年以来,党中央对“一湖两海”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岱海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岱海生态应急补水正式启动,从黄河蒲滩拐取水口跨越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凉城县134.24公里的补水通道,历时19个月顺利竣工。2022年9月20日当第一股黄河之水缓缓流进岱海,干渴的岱海终于吸吮到来自“母亲河”的甘露。截至今年5月岱海面积保持在46.6平方公里,缩减幅度明显放缓,今年湖面面积开始逐步回升。

工人正在打捞水藻

从凉城县提供的资料来看,满满8页的材料大多由各项数据串联组成,在每一组枯燥数字背后都是凉城人民太多付出后的浓缩,“会干不会说”是淳朴的凉城人特有基因,但保护岱海每一个凉城人都在倾心尽力。

凉城县县委书记刘进涛表示,保护岱海是总书记给凉城人民安排的政治任务。岱海哺育了凉城12万人民,保护岱海、治理岱海也是我履职凉城的责任底线。

采访中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宋福俊,在码头上悄悄捡起游客丢弃的烟头、纸片随手装进自己的口袋,出来后再放进垃圾桶里。当记者问宋福俊码头上本来就有环卫打扫人员,为何还要自己捡时,宋福俊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了句“习惯了”!其实在岱海很多人都和宋福俊一样,保护岱海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他们的血脉里。看着绿水逶迤波光潋滟岱海,我不禁想起了一位领导曾说过的那句“岱海不仅是凉城人民的岱海,也是大家的岱海!”

责任编辑:建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