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读华侨·读闽都——寻访100位福州籍华侨”系列行动拉开序幕 首站走进旅日爱国华侨魏可英的精神世界

发布时间:2023-05-05 17:19:3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朝晖 通讯员林智慧)福州,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负使命,即便家徒四壁,也要勇敢去闯,渴望向海而生,向海图强。他们,就是旅居天下的福州华侨们。在这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读读他们,会会侨新代们,也许,我们也就读出了新闽都的味道;读出了“温吞”福州华侨们内心的那团对于家乡祖国的热烈。

由福州市侨商联合会指导,中国报道网、福建省明榕经济贸易促进会联合元泰茶驿站共同发起了“读华侨 读闽都——寻访100位福州籍华侨”系列行动。5月4日下午,恰逢青年节,30余位福州侨界嘉宾受邀来到福州市榕城商贸中心25层元泰茶业“图书馆”,首站寻访“阅读”福州侨界的一面旗帜——已故旅日爱国华侨魏可英先生。

寻访活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形式拉开帷幕。据了解,今年的7月14日就是原福州东建集团董事长魏可英仙逝20周年的纪念日,通过读《魏可英传》一书,通过曾经与魏可英先生有过交集者的述说,与会人员一起"读华侨·读闽都",倾听其不凡的创业故事,抚今追昔,怀念魏可英老董事长,他一生爱国爱乡,励志拼搏,开创鸿业,捐资助学等功绩。从而记取其身上特有之“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

昨日的《魏可英传》读书会现场,魏可英先生家属元泰茶驿站创始人魏文生总经理作开场白后,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福建省明榕经济贸易促进会和福州市侨商会的代表分别致辞;而后《魏可英传》作者康延平女士接着做了主题发言,分享内容言简意赅,感人至深。30多名来自福州市侨界人士和目前旅居海外的侨领代表一起缅怀及赞美魏可英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情系桑梓,代有传承!读书分享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据主办方介绍,“读魏可英”是“读华侨 读闽都”系列公益活动的开篇之作,福州是我国著名侨乡,"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爱国爱乡,创业奉献"是闽都籍侨胞的特质。此次公益活动计划寻找到100位福州籍的优秀华侨代表,重温他们创造的光辉岁月,记录他们筚路蓝缕的故事,读懂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呈现他们回馈桑梓的侨商特质,记取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们的名字能被后人铭记,他们的事迹能永存共和国的史册!

链接:追忆魏可英先生——节选自《魏可英传》

大凡闽商都知道魏可英,魏可英算得上“义商”了。

“父亲热爱生活,从不向命运低头,是生活的强者。”元泰茶驿站总经理魏文生至今遥想当年父亲用一辆旧自行车驮着全家大小四五口人颠簸在前往公社看电影路上的一幕,仍旧情深。

一辆普通自行车而且吱嘎乱响,怎么坐得下一家五口?我一直比画,想象不出来,莫非他们一家大小都会耍杂技?但生活在当年的中国农村,就是这般粗砺。

也许正是这种粗砺,锻打了魏可英。

物质决定精神,在永远颠簸的人生路上,魏可英总结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做人要“夹紧尾巴”。

这话很朴实很赤裸也很刺耳,少年魏文生听了总觉别扭,他左找右找老找不到那条要夹的“尾巴”,于是就会顶撞父亲。长大后,尝尽商海酸甜苦辣后,特别是父亲去世留下的摊子让他仔仔细细收拾后,魏家老大终于掂到了这话的分量,于是他用文化一点的语言把它包装成“谦虚做事,低调做人”八个字,塞进自己的心底,它,确是做人的立足之本啊!

1971年,在老家福清县三山镇鳌头村穷得只剩下力气的魏可英,萌发了去日本投奔父亲的冲动,因为周总理给华侨子女开了一条政策的小缝,政府解读为“给出路”,华侨解读为“可投奔”。为了不使这事儿节外生枝,他连妻子都隔着,直到要走的前一夜,才讲出来,害得妻子立即以泪洗面进行“抗议”,要知道公爹去日本时也是说好一年半载就回来接妻小的,可他一去就是二十多年! 妻子也怕历史在自己身上重演,但不让去行吗?不行,且不说福清女人素来有送男人走番的传统,就是看这眼前的生活状态,一家七口上老下幼,一年到头连长虫的番薯钱都吃不饱,作为一家之主,有气力有胆识有机会,不出去闯荡一番会愧对....许多人的。

到香港后,在等待去日本的签证时,魏可英只能到处表演福清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好传统,打短工、扛货包养活自己。但“有梦想就很了不起”,魏可英跨出了走向成功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1983年,拉家带口已在香港、日本创业并取得小小成就的商人魏可英,听到“改革开放”四个字,突然热血喷张决定杀个回马枪回家乡创业。大家都反对他这样做,原因很简单,这政策有可能说变就变,到时候你血本无归,弄不好还得重新当一遍“黑五类”什么的,“极左”那一套,难道还没领教够?只可惜魏可英义无反顾,“福清哥”倔起来,通常脑子里只剩一根筋,而且这根筋抽起来时,谁都扳不直。

私下里,魏可英悄悄告诉儿子,他是受不了日本人表面上彬彬有礼、肚子里却看不起中国人的刺激。这刺激是魏可英刚到日本时就落下的。那天,同乡会组织一干人马,一边欢迎魏可英,一边听魏可英讲家乡的故事。魏可英那时没见过很多世面,就把在福清曾参加建设的东张水库、福清糖厂甚至连三山公社卫生院都当作巨大成就拿出来讲了。侨亲们听得热血沸腾,两眼汪汪,他们离开中国时,福清连沙土飞扬的小公路都没有,现在居然有水库了?简直就...这些没来得及回家乡观光的侨亲们脑袋里只能库存日式水库的版本,当然有理由自豪一会儿下。可看看日本朋友,当魏可英说到“只要50年,中国就可以赶上日本”时,他们居然鼻子一耸一耸地回应 “100年都不可能”,这真让魏可英狠狠地丢了一回“面子”。打那时起,他就开始思索如何实践先贤孟子的教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我魏可英有能力了,一定回国“造面子”。

改革开放,是“造面子”的大好时机啊。

咱中国老百姓普遍有三大人生爱好:生子、起厝、做墓。魏可英当然不可能替许多人操持生子、做墓事宜,但他可以起厝呀,看看福清等侨乡,一有钱,就起厝,就算没人住也要起得高高大大的立在那里晒太阳,撑面子嘛。魏可英不想在家乡鳌头村起厝撑自家的“小面子”,他要在省城福州起厝,撑福建的“大面子”。

可20世纪80年代不比现在,买房置业的观念刚刚放进酵母,没多少人愿意掏自己兜里的钱买房子住,不花钱的公家房子住得太习惯了。再说,普罗大众兜里也没闲钱。那时“贷款”一词是跟“公家”两字发生关系的,私人之间只能叫“借贷”,借是白借,贷是高利贷,白借买房子,谁肯借你?拿高利贷买房子?有病!

魏可英,你盖了房子准备卖给谁呀?有朋友提醒他。

魏可英想也是,市场是生意之父,买卖楼盘算大宗生意,万一做砸了,哭都没眼泪,但做别的生意呢?不行,都不如起厝能立竿见影地挣“面子”。

当时全中国都在鼓吹“万元户”。有一万元闲钱就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万元钱够买房子的哪个部位?魏可英急得直拍脑袋,拍着拍着,突然拍出灵光了,像自己这样的华侨不就是“有钱一族” 么?

买一套房子,给两个进城的户口指标。政府也很肯配合。这是很吸引人的政策,那个年代,嫁一个“非农户口”,每个月有24斤旱涝保供的粮食而且番薯钱或番薯丝极少,是多少农村女孩的梦想啊!现在只要买了房子,就能把“农户”改成“非农户”,而且还一步到位弄到省城去,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还是什么?魏可英,你不大着胆子盖多多的楼,把世世代代吃番薯钱的乡亲们都扯巴到福州来吃大米,你还等什么!

政府也就把这事顺带着和“旧城改造”联系了起来。一个现在看来是“双赢”的划时代的房地产项目,就此拉开帷幕。

其实,魏可英是福建省房地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那时搞房地产不像现在这样利润丰厚,父亲去求朋友买房子,朋友都不愿意,主要怕再来一次土改什么的,把房子没收去。父亲就去给他们做保证书,如果共产党把房子没收了,就由父系赔偿所有损失。”魏文生说,“父亲真的做了”。

这就是魏可英成为“义商”的证据。

还有一件事仍可佐证魏可英的“义商”之举。

1989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春夏之交”事件,刚刚燃起的华侨投资高潮一下子矮了下去,好多人还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魏可英很着急,他坚决相信改革开放会继续下去,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但生意人最怕的就是时局动荡,如何说服他们?魏可英认为动嘴不如行动,就又赌一招,加大投资,干脆给“东福实业有限公司”再生一个弟弟算了。于是1989年8月,东建地产有限公司诞生了。

魏可英是这样对他的接班人魏文生说的:“国家有困难,政府有困难,企业有困难,老百姓更有困难,我们要互相理解。才能谋一个统一。

真是拳拳“义商”心啊!

当闽江学院不过关有可能遭遇“退市”时,他立马资助200万元建起了“毓英楼”;福州市要建长乐机场,他又马上响应政府,来个“单打冠军”,捐资200万元;当福建对口扶贫宁夏缺资金时,他立即跑到宁夏考察,建了在当地能立竿见影创收的宁夏太阳神大酒店;他利用光彩事业这个平台,手下输出扶贫济困款逾千万,手上却只有一根能让自己独享的烟,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天长日久中,认识了魏可英,认可了魏可英。

责任编辑:建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